在開源ERP專案裡,「需求規格」往往被視為次要或「之後再寫」的東西。
但對於需要協作的專案來說,一份能被讀懂、能被實作的規格文件,才是所有技術落地的起點。
我是 Ruby,一位 ERP 顧問與流程分析師,長期協助企業導入 Odoo 系統,專職負責需求釐清與規格設計。
我的工作不只是把需求寫下來,而是確保不同角色都能用同一份文件理解要做什麼、怎麼做、何時做。
本場分享將聚焦於:「如何設計一份讓開發、PM、業主都能對齊的需求規格書」。
內容包含:
- 規格文件的結構:Why → When → Who → How → What
- 常見模糊語句的辨識與轉譯技巧(例如「自動」、「方便」、「要有彈性」)
- 工程師會感謝你的文件寫法(條件邏輯、例外處理、觸發時機)
- 工具實作:如何用 Notion / PUML時序圖/模組流程圖: 梳理規格而非堆疊描述
這場演講不是為了推銷文件模板,而是提供一種實戰經驗累積出的規格思維模型:
讓每一段需求都不只是「希望怎麼做」,而是「確保做得到」的描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