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講座希望反思、挑戰在科技圈被經常拿來強調的「開放」定義,特別是圍繞在公民科技、潛殖框架、民主政治等方向,並希望講者能夠透過自身的哲學理論、民主思考、殖民批判、安那其理想等資源,為COSCUP的與會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思想震盪
本講座希望反思、挑戰在科技圈被經常拿來強調的「開放」定義,特別是圍繞在公民科技、潛殖框架、民主政治等方向,並希望講者能夠透過自身的哲學理論、民主思考、殖民批判、安那其理想等資源,為COSCUP的與會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思想震盪。其中,目前規劃大致圍繞下面幾個問題:
-
雖然當前臺灣已經普遍把公民科技視為一種正面創舉,但這樣的構想仍是基於西方框架建立起來的──即一個強調穩定運作的政府,以及一個重視改變現狀的市民社會之間的對立。我們要試問:公民科技是否必然會成為一種政府的安撫手腕,甚至反向壓抑更基進的社會改造可能。
-
如果這樣的公民科技、資料開放模式是源自於西方的框架──小至程式碼的寫作,大致社會關係的定位、乃至於對理想社會的想像──那麼我們是否需要重新思考一種屬於在地模式的方法學,甚至是一種臺灣技術的想像?如果需要的話,我們應藉由哪些資源去建構?如果不需要,又要如何確保當下的架構不會重蹈西方困境,又或者這只是另一種國族之爭?
-
無論是在公民科技、或者民主政治中,都強調那些無以命名的群眾廣泛參與。但在兩者結合之際,是否當前的運作往往過度提及技術運用,群眾只能扮演著消費者、吹捧者、批評者的角色。對於更為廣大的民眾,這種由技術帶來的參與門檻是否可以克服?又或者這樣的想法本身,是對於群眾參與的錯誤預設?
-
儘管可能存在著西方社會的架構陰霾(如第二點所述),但不可否認網際網路社會確實帶來一種新的公民社會想像。講座將就不同層面的觀察,分析當前線上的運作模式是否能夠超出技術應用範疇,而實際成為一種實際的人與人相處模式,甚至是一種新的社會運作典範?
About 黃建宏
關渡美術館館長、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跨域研究所所長,專長於影像理論、美學理論、當代藝術思潮等研究。
About 唐鳳
行政院數位政務委員,主要推動「開放政府」、「社會創新」與「青年參與」等業務。同時,也是長期投入開放原始碼社群的參與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