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位時代來臨使得數位資料的取得門檻越來越容易,然而「資料的品質」卻成為農業走向數位化最大的瓶頸,更限制了開放資料的商業應用價值。此次演講以「農業智庫報導」的商業服務為分享案例,由計畫主持人阿柴分享農業文字探勘的血淚,以及目前農業智慧決策的線上資源,並首度公開標準化的農業詞庫清單,期望號召有志之士一同協作華文區第一本農業線上詞庫。
「挖資料掘商機:農業開放資料的經濟學」,講座以「農業智庫報導」的文字探勘與資料分析為例,對於後端工程師而言「稻米、稻作、水稻、稻」為四個不同的資料源,但其實四筆資料在商業使用上都有相同的內涵。換言之,爬抓回的資料需要由農業人士進行標準化轉換,接著建立清理邏輯、並以人為標記與結構化之後才能使用。
數位時代來臨,資料的取得門檻固然越趨簡單,「資料的品質」卻成為產業數位化最大的瓶頸,同時限制了開放資料的商業應用價值。此次演講以「農業智庫報導」的商業服務為例,由分析師阿柴分享的文字探勘的血淚談,並首度公開標準化的農業詞庫清單,期望號召有志之士一同協作華文區第一本農業線上詞庫。
https://www.agrianalytics.tw/
About 【農業智庫報導】PI阿柴
【阿柴】柴幗馨,農業科技研究院數位農業分析師,專長為「農業本體學 Agri Ontology」,本體學家就跟日本製造的壓縮機一樣,非常稀少。對於農業文本資料有莫名的熱愛與執著,喜歡以科學驗證方法解讀農民的「田間傳說」,2019年開始接觸人工智慧的語意分析技術,希望將有天能將AI落實在農業知識經濟產業中。業務合作請洽:1071004@mail.artri.org.tw